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269节(2 / 2)


  赵锦道:“肯这么踏实做事的年轻人,不多呀。像我们这样的人家,锦衣玉食长大,他们就不肯这样蹲着。我活了五十岁,今天才明白‘亲民官’的份量。”

  苏谦苏逊颇为震撼,在此之前他们是万想不到升斗小民之间能够有这么多麻烦的纠纷,让他们来断,是难以想到这么合适的处理办法的。二人想到母亲说的话,将轻视之心收起,认真地看余盛行事。这个看起来非常土包子的人,还是有些本领的。

  公孙佳看在眼里,心道,普贤奴也算是长大了,我也可以不用担心姐姐了。也是时候把哥哥接过来了。这个哥哥说的是丁晞。她把学校也建好了,主事的也是名门子弟,自己的侄子们也可以好好读书了。

  想到学校,她又看了余盛一眼,记得当初套余盛话的时候,他说过一些学校的事儿。

  今晚就把他薅过来再仔细盘问盘问!

  学校关系到人材的选拔,公孙佳是非常在意的。她正要开口,余盛已与一个老婆子聊完了一段,老婆子抹泪在哭,余盛安慰地拍着她的背,回头对公孙佳说:“阿姨,雍邑办育婴堂了吗?”

  赵锦先问:“什么意思?”

  余盛自己就建这个,于是简要说了:“他们实在养不活的,官府拨点钱米养大,都是人命呢。唉,弃养的大多是女婴,要不管,要死么,要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儿……”

  说得苏谦苏逊对他刮目相看,这可是大善之举了!

  公孙佳脱口而出:“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女婴”很好,从头开始养,那就是我的了!她回头看了一眼元铮,又点了点头。

  第262章 阿姐

  公孙佳心情好极了, 贺州傻货纨绔她见得太多了,余盛不闯祸就已经算是合格,再能认真做点事, 就是意外之喜了。有没有给她挣面子, 她反而不太在意。不过看赵锦母子三人的样子,公孙佳还是很高兴的。

  论卖相, 八个余盛捆一块儿都不如一个苏逊长得好, 但是要拿八个苏逊跟余盛来换, 公孙佳也不想换。苏逊的实用性委实不高, 还有点扭扭捏捏的, 看着也不是个能坏事的样子,可是离公孙佳想要的样子还差得有点远。赵锦说要带着儿子教一教, 真是知子莫若母。

  人呢,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 对别人家的孩子就会愈发的宽容。公孙佳抑制住了自己常给下属说教的习惯没有对苏逊说什么,反而问余盛育婴堂的细节。

  余盛有点小激动, 说得很琐碎:“从选址就得开始讲究, 在城根儿边儿上建个院子, 不能太热闹, 太热闹的地方吧人多眼杂的, 不好, 得方便他们半夜三更悄悄把孩子往门外一放就走。得弄个房子教她们点手艺,甭管绣花还是做饭, 学一点以后也好安身立命。识字现在是办不到的,识字的人不够用。吃的穿的都给定额,一定要把账查好!这些都是孤儿,受了亏也没人给他们做主, 那可就完了……”

  公孙佳也都含笑听着了,等余盛说完了,才笑道:“你干这个事儿碰了不少钉子吧?”

  “咦?您知道啦?肯定是老李,他老说我瞎操心,他才爱瞎说呢。”

  公孙佳觉得他更憨了:“这还用人告诉我?听听你的话就知道啦,说得这么琐碎,每一条倒也不是无的放矢,一准儿吃地不少亏。都谁给你下绊儿了?”

  余盛连连摆手:“没事儿没事儿,我都扛过来啦!”

  公孙佳看他这个憨样,忍不住伸出手来掐住他的脸颊用力捏了捏:“呆子!不管你了!饿了,回去吧。”

  听说要吃饭了,余盛又乐了起来:“好!太婆的饭,好吃!”

  公孙佳很奇怪问道:“你在县里没吃饱?我给你厨子了吧?”要说在县里过得紧巴了些,他在京城的时候也是自己养了好些年的,犯得着听到吃的就开心的吗?

  余盛道:“给了呀,老胡做的饭也不错,不过不是家的味道。”

  赵锦幽幽地叹了口气:“这话说得透彻呀。”余盛又笑了。

  公孙佳道:“别夸他,一夸他就要现原形了。天气有点热了,咱们回去吧。育婴堂的事儿,文华先上上心?”现在让赵锦就接手政务她也可能干不太顺,不过管个育婴堂倒是很好的切入点。

  地皮、人手、分拨钱粮、怎么协调各种关系,也都是庶务的一部分,把育婴堂导上正轨了,赵锦多少也能适应一些外朝与内廷的不同了。赵锦却很珍重地接过了这个任务:“遵令。”苏谦与苏逊都为母亲高兴,他们也认为这个活计确实更适合年长女性来做,也是件善事,会被非议的可能性小,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

  余盛依旧还在状况外,赵锦是相府的属官,公孙佳让她办一件事,这不挺正常的么?他在一边又转起了旁的心思——小姨妈想到普遍考试选材的哎!

  说到这个考试,余盛就有得说道了,虽然课本上写了古代科举的种种弊端,不过在“古代”生活得久了,他也知道了,对现在这个情况来说这种考试它就是进步的。

  好,明白了,既然是进步的我就要帮个忙!虽然“历史上”小姨妈肯定会推进这项制度,但是余盛就是忍不住想在这个事上推一把。

  现在县、府各级都有学校不假,不过这个学校跟做官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你能上学,只能说明你家里条件还不错,基本上吧,是按照你家族的条件决定学校的质量的。

  一流勋贵、门阀子弟可以入国子学,府里的豪强,子弟进府学,县里的大户,学弟进县学。哪怕是说的“家境贫寒”之士,至少这家里得有办法供一个人脱产读书,还付得起笔墨纸砚和学费以及比较体面一点的行头。

  余盛希望的是,能够让小姨妈早点给一些有天赋、肯学习的穷人家的孩子一点补贴。他个学渣,也不记得补贴这个制度是什么时候有的了,不过能早一点就早一点嘛,也许一个人的命运就能改变了呢!

  余盛在心底握拳,小碎步跑上前想扶着小姨妈上车,不想半空中伸出一只手来。余盛抬头一看,顿时怂了,怂怂地笑了:“小姨父,你好呀。”

  元铮居然绷住了没想打他,说:“嗯,我很好。”

  余盛乖乖地跟在他们后面,小心翼翼地爬上了车,在车里找了个角落缩了进去。公孙佳被气笑了:“你那是什么样子?坐正了,等会儿你娘来了,看到你这样儿还以为我把你怎么着了呢。”

  “我娘?”余盛眼睛瞪大了。

  公孙佳道:“对啊,你不想见她吗?”

  “想!想的!嘿嘿!阿姨对我真好!”

  “我是想她过来避避暑!”

  “嗯嗯!”余盛一脸的“我都知道”的样子,让公孙佳没忍住又掐了他一把。掐完了还说:“你这几天也没长几两肉呀,再吃好一点。不然你娘又该心疼了。”

  “哎!”

  一路闲话家常,公孙佳也没问余盛育婴堂要怎么建,余盛直到吃完了饭才想起来,他还有学校考试的事还没讲呢!

  ~~~~~~~~~~~~

  余盛吃完饭就蹭前擦后地,跟着公孙佳到了书房。每天的这个时候,会有从京城来的公文、信件、情报,来的也不总是好消息。公孙佳先不拆信,而是问余盛:“你有事?”她暂时还没想让余盛接触到中枢的事务,教导这事得一步一步的来,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把大外甥重新变傻。

  余盛蹭了过来:“阿姨,那个学校考试!”

  公孙佳道:“你知道那些未必合用。想想你这几年做亲民官,有多少事儿与你之前知道的道理是不同的?我也不敢说我知道的就全对,你呀……”

  余盛道:“大道理都是相通的嘛!”

  “你说你见过的,凡是人都能上学,傻子、残疾都有专门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