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6节(1 / 2)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1、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这阙词是宋朝韩元吉的《好事近》。

  2、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出自《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朝邵雍。

  第342章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栩的视线在方绍朴身上晃悠了两圈。方绍朴只觉得他看到哪里, 哪里就起了鸡皮疙瘩, 他仔细想想方才的话,纳闷自己难道哪里又得罪了这位祖宗?都已经五体投地了, 这姿态已经低到皇帝马蹄子下头去了, 总该给他匹马了吧……

  一盏茶——五体投地?你意指的是哪五体?赵栩鼻子中出了一口气,笑意不减,却眯起了桃花眼:“看来你说的那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很有些道理。再跑上一个月, 绍朴你便能和禁军媲美了。”

  方绍朴脑子嗡嗡作响,气都喘不过来了, 看着飞驰而去渐渐模糊在飞扬尘土中的马屁股,深深觉得自己没拍到马屁拍到马腿了。

  十几个亲卫同情地看了方绍朴一眼, 赶紧挥动马鞭飞速跟上。成墨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姿, 牵着手里那匹悠哉悠哉的“传说中方医官的军马”,摇了摇头, 默默哼起了小曲:“你有一匹大骏马, 你从来也不骑——”跟着不知不觉变成了:“方医官的马, 是幸福的马——”

  大赵最有前途的御医官方绍朴险些摔了个狗啃泥。远处大营里早就开始埋锅造饭,这次西征粮饷充足, 天天晚上都有肉吃。但由于莫须有的罪名, 他每次跑回营去, 连肉汤都不剩一滴了。

  方绍朴在心底里又给皇帝记了一笔。医官报仇,十年不晚。待他回了汴京,见了九娘, 献上他最近开始落笔的大作——《少年皇帝的烦恼》。不行,白白送给九娘不成,怎么也要卖个两贯钱,他可还画了那许多配图呢。拿了钱以后,他要去吃橙酿蟹、鹌子羹、桂花浮丸、鳝鱼包子……

  成墨听到身后方医官的喘气声,扭过头去,看到他满头大汗,俊秀的脸上浮现出一奇异的光彩,看起来精神抖擞,不由得暗叹了一声,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方医官发明了“潜力”这个词,真是厉害。他转瞬摇了摇头,能挖出方医官的潜力让方医官都跑这么快的陛下才最厉害。难怪方医官五体投地了。

  ***

  洛阳宫城内太极殿上,还要再过几日园陵除服,此时朝中几派正因围城之局争论不休。有主张遣使和谈的,有主张力战的,也有劝说赵棣放弃自立的。因赵棣是太皇太后所立,本就柔和有加威严不足,众臣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殿内四品以上的官员,大多都是原先洛阳的在任官员,另外有河东路河北路叛变后调遣而来的,还有投奔太皇太后而来的一批官员。文臣之中以孟存为首,因他深受太皇太后信任,又是皇后孟氏的父亲,在士林之中素有隆誉,不少官员也都等着他发话。

  孟存却捧着玉笏眼皮低垂。太皇太后之薨,对洛阳局势实在大大不妙,不仅各路观望的文武官员们纷纷倒向赵栩,更令赵棣对他越发疏远防范。但阮玉郎去了,倒再也无人能要挟他了。身为翰林巷孟氏后人,六娘又应该已回归汴京。他反而比先前更安全了些。他笃笃定定地立如青松,胸有成竹。

  岐王的目光落在孟存身上,见他一直默然不语,大概也猜到他必然不主张战,但因身份微妙却也不可能主张降。

  “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说。”岐王出列,沉声道。

  殿上慢慢地静了下来。赵棣紧皱的眉头略松开了些:“皇叔有何高见?”

  岐王举了举玉笏:“太皇太后得官家和圣人悉心侍奉,来洛阳后凤体日渐安康,突然崩于迎春殿,竟无遗诏,亦未诏众宰执宗室入宫。御医官语焉不详,臣深感不安,早有上表。如今再过几日文武官员即将除服,臣斗胆敢问,大理寺于宫中诏狱审理得如何?可否允臣听审?”

  赵棣未料到岐王竟会在围城之际当场发难,掩在宽袖中的手一紧,下意识看向殿上百官,见众人面色各异,脑中一阵发热心惊肉跳起来。

  四位当朝宰相中,有两位也站了出来,附和道:“臣附议。”

  不少忠于太皇太后和赵氏宗室的文臣武将回过味来,岐王乃太皇太后亲出,又掌着大宗正司,竟未能见到太皇太后最后一面,心存疑窦上了表,而宫中也真的设了诏狱,由大理寺在审理,看来太皇太后去的确有蹊跷。不少官员暗自琢磨起来,这洛阳宫城里,皇后早就失踪了,统共才那么几位太妃和一个贤妃,谁敢对太皇太后不敬?除了深受圣宠的贤妃张氏,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