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6节(1 / 2)





  …………

  京兆府还挺忙的,王云鹤却仍然见了祝缨,问她:“今天有什么事呀?”

  祝缨也乖巧地说:“又来借地方啦!”

  王云鹤笑道:“地方是有的,不过你还得干些事来抵。”

  祝缨笑道:“是要扫地还是烧火?”

  王云鹤伸出一根指头:“从头到尾,我要看一看的。”

  “这是说好了的。”

  王云鹤又伸出第二根指头:“他们也要选女卒,央我向你说一句,你也帮他们掌一掌眼吧。”万年等诸县的选拔又在京兆府之后,马上就要开始了。

  祝缨道:“那我给他们看看步骤吧。”

  王云鹤道:“就这么定了,他们那儿事一了,就把这边考场收拾出来。正好,京兆的女卒也堪用的,先用来监场跑腿。”

  祝缨就又被万年、长安等县请去帮忙把关——核对一下流程。

  她把号脉这一步挪到了后面,整个流程经京兆府再走一遍已趋完善,祝缨就要回大理寺接着忙了。一是核对报名女丞的情况,二是大理寺的事务,公务日清之外还有杂务。

  报考者的情况她与阴、董二人共商,三人一同签字。也只能看些字面上的,某地人氏、年龄、籍贯、父祖三代。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也不好打听,只能就纸上的看着没毛病就签字。与阴郎中设想的不同,还真的几个“娇小姐”来报考的,其中一个父亲甚至是正六品——可惜已经死了。

  核完了,张个榜,公布通过考核的人员的姓名。只此一项,就让其中三个人退了——名单往墙上挂着叫人指指点点?

  日期定在了十月十六到十月十八日,考三天。由于最终竟有一百来人考试,祝缨不得不与王云鹤再次协调,得临时加考场,又得再一批调纸笔备用。

  王云鹤都诧异了:“怎么女丞也有这么多人应考么?”

  祝缨道:“兴许是因为考中就做官?”

  王云鹤道:“无论如何不可掉以轻心!我来盯一盯这件事,你那里也要仔细。”

  “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些人家打的是“考个官,好嫁人”的主意,“哪怕考中了却不去做这个牢头呢?”这又是后话了。因为此前是没有这样的“女性官员”的,所以无论阅历丰富如王云鹤,还是精明如祝缨,都没有预料到还有这样的想法存在。王云鹤如果嫁女儿,用不着这样,祝缨更是完全没想过这件事。

  两人一套忙,祝缨眼见这事儿要耽误她“大理寺的正事”,赶紧见缝插针,在准备考试的缝隙里抽空去安排了今天冬天大理寺的薪炭。

  取暖是贯穿整个冬季而兼及秋末初春的,凡有一点不合适,寒冷的天气会一直往人身上刮刀子提醒着:有人办事不利落哈!

  大理寺的薪炭也分几个来源,有上面一总拨发的——这一项占了极大比重,有大理寺自己设法烧制的,最后如果还不够,就拿现钱买一点。后两项得衙门比较富裕,且主政、主管肯做人才能有。

  祝缨要先把这三样的比例给评估妥当了,照去年的账估计一下今年能拨下来多少炭、怎么领。又要计划炭堆放在哪里、如何保存运输。再自筹烧炭,她还没参与过烧炭,决定也去看一下怎么烧。炭也分几等,有极贵的,几乎没有烟气,也有劣质的,味道比较冲且燃烧起来也不容易暖等等。最后是预备一笔钱,专为这两项不够时临时购买之用。

  再就是薪炭在大理寺内部如何分配。按各有等级有差是一定的,郑熹肯定是用最好的、最多的,其他人呢?祝缨胆子很肥,计算了长官们的用量,而不是一股脑的买太多上等炭浪费掉——在他们身上省一点,折成普通的炭就够好几个小官小吏非常暖和了。

  一切计划停当,她就要亲自检查库房了,薪炭不能在皇城里堆放太多,所以各部在外面也是有库房的。有的是自己的公产,有的是临时租用的。祝缨琢磨了一下,把大理寺今年的炭分城内、城外两个库房堆放,万一其中一处出了意外,另一处还能顶上。又预备,安排一处烧炭的窑,这两处不行了,现烧也要能保证供应。

  城内的库是继承之前的,她只检查一下安全情况就行。接下来就是准备去城外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储存地点以及安排烧炭之窑的事,不想被万年县的柳县令堵在了家里。

  祝缨因为自己有事要忙,与诸县敲定了流程之后就坚辞了列席。哪怕万年县令非常的坚决,写了帖子给祝缨,被祝缨婉拒之后,他竟然便服登门了!

  祝家也经常来些品级不高的官儿串门,但是“父母官”还是头一回。祝大和张仙姑都点紧张,祝大在屋里说:“现官不如现管,可得招待好了。”张仙姑道:“咱们去拜见一面,就叫老三应付他吧!万一咱们说错了话呢?”他俩在面对同品级的金良的时候都不怕说错话的,反对柳县令诚惶诚恐了。

  两人打定了主意,也出来迎接了一回柳县令,祝大就有点紧张地说:“县令大人是跟三郎有事,我们就不在这儿碍手碍脚了。”跟张仙姑两个,你蹭我、我蹭你,歪歪斜斜回了上房。

  柳县令仔细看了一眼这个院子,在京城赁房住的官员不少。不过一家的顶梁柱、父母都靠他有封赠的青年官员自己住厢房,正房让给老人的,还是不太多的。他心里说祝缨是“小阎王”,见到这个样子,倒觉得祝缨为人也有可取之处。

  再看出来烧水泡茶的是杜大姐,这一望见底的院子里竟没看到男仆,也没有车马之类,就更是感慨了:没有自己先买个小厮伺候,倒是先顾着家里。

  但是祝缨管着大理寺那么多的事,想捞钱又是极快的,也有可能是虚伪。柳县令心道:我得再看一看才好说。害!他又不是我的同僚,我看他做甚?只要眼下这事他跟帮忙就得了!大家也只是面子情,并不深交。

  等进了西厢,祝缨的卧房半掩着,房内陈设不夸张,甚至有点简朴,却又别样的舒适,甚至有一点点柔和的味道。这里并不缺家具摆设,该有的都有,又别有一点匠心,几只瓶子,也插着鲜花,一只瓷盆,还养两条锦鲤。也有两挂帐幔,与书房的隔断仍是多定格的式样,放的虽非古董却都是各种有趣的东西。无论是竹木雕刻还是,草编、瓷器之类,无不别有一番风味。

  北间是书房,贴墙一排的书柜,全是书。

  整个住处不能说多么高雅别致,但也看得出用心生活。

  柳县令心道:原来钱都花在书上了。惭愧惭愧,是我狭隘了。

  茶端了上来,品相居然不错,柳县令道:“好茶!”

  祝缨笑道:“我也不懂茶,是从冷少卿那里抢来的。您说好,看来明天还得去抢些!”

  柳县令听了这一句,顾不得继续观察祝缨,忙说:“明天且先放过冷少卿!先帮我一个忙如何?”

  祝缨道:“您何必与我客气呢?”

  柳县令道:“不是客气,不是客气。写个帖子,三郎不答应,我只好自己来啦!”

  祝缨道:“要是为了那一件事,我并没有藏私。”

  “三郎误会了,我并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这件事还须得三郎亲至才好。”

  祝缨道:“柳令这话说得奇怪,怎么会非我不可?”

  万年县令最后说了实话:“你就去看一看,别的不用干,有舞弊的帮忙抓一抓。哎!我有重谢!”

  祝缨哭笑不得,只好说:“好。”

  万年县令肯用心那是很好的,总比找一群娇滴滴的,或者只会扯头花耍心眼儿的强啊!

  眼看诸县女卒选拔完毕,祝缨竟赶了好几个场子,结果她还比较满意——都是看起来都是比较踏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