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话 钟表店侦探与祖父的不在场证明(2 / 2)


「不劳你费心。下次下棋的时候可就不一定谁胜谁负了!」



当天晚上,在祖孙二人吃完晚饭的时候,「二宫照相馆」的店主就送来了洗好的照片。



照片几乎都是昨天祖父在生日会上照的。时乃做的饭菜的照片、蛋糕的照片、时乃送的礼物的照片、祖父和时乃在一起的照片,最后一张是把相机放在桌上,设置好自动拍照后拍下的。



接着,最后一张,便是祖父「不在场证明」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面茶色略显焦黑的墙壁。墙壁上有一圈圆形的银色刻度,有一长一短两根针指向刻度的某一处。也就是说,这是一面以整面墙为表盘的巨大时钟。在墙壁的右前方,祖父笔直地挺立着。照片里,祖父嘴角肌肉紧绷,表情看起来有些紧张。时钟的刻度上面虽然没有数字,但从指针的位置判断,拍照的时间正好是三点二十五分。恰好是「案发时间」拍摄的。



「这是在『壁钟』前面拍下的照片吧?」时乃问道。



所谓「壁钟」,是距离这里最近的鲤川车站往南的下一站──渊屋车站前面广场上的标志建筑。广场用石头堆砌而成,到处都种植着灌木。而在广场的角落,有一面宽五米、高一米八十公分、厚十五公分的墙壁。这面墙本是作为约会或朋友间等候碰面的场所而设立的。「壁钟」就在这面墙的正中央。从美谷钟表店到这个广场,即使以成年人的脚程步行也需要三十分钟。



「是呀,是『壁钟』的照片。」祖父点点头。



「因为是壁钟,所以我没法随意调动指针,也就无法改变拍摄的时间。照片真的是在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拍下来的。而且,从壁钟步行到钟表店至少需要三十分钟。假设我在三点二十五分时在壁钟前拍下照片后就立刻返回钟表店,到达的时间最早也得三点五十五分了;就算是坐车,最早也得三点三十五分才能到。在那时候,摆钟早就停止运转了。」



也即是说,祖父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3



「时乃是怎么考虑的呢?」



祖父愉快地问道。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张壁钟的照片,并非在今天的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拍摄,而是前一天同样时间拍摄的。」



「原来如此。但是,这张照片是在昨天的生日会之后拍摄的。不信你来看看底片。」



时乃确认了底片,壁钟的底片位置确实是在生日会的底片之后。



「所以说,壁钟的照片是昨晚之前拍摄的假设不成立哦。」



「只要用照相机拍下照片的照片不就行了吗?」



「照片的照片?」



「爷爷不是教过我吗?只要把其他日子里拍下的照片拉伸放大,然后用照相机拍下后,就能混淆真正拍摄的时间了。你使用的就是相同的诡计。只要把昨天晚上之前拍下的,壁钟指向三点二十五分的照片拉伸放大,并且在昨晚拍下生日会照片以后拍摄就行了。这么做的话,壁钟的照片看上去就是昨晚的生日会之后拍摄的啦。」



「原来如此!」



「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可疑了!这张照片里没有拍到爷爷的脚,也没拍到爷爷的左手。如果是给人拍照的话,这样的构图有些奇怪。但如果是拍摄照片的照片,就能解释得通了!在拍摄照片的照片时,如果拍到模本照片的边框的话,就会立刻暴露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能拍到模本照片的四个边,必须把拍摄范围稍微缩小才行。而模本的照片里,爷爷的脚和左手应该都贴着边框的吧。所以在拍摄模本照片的时候,就自然拍不到爷爷的脚和左手了。」



祖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你仔细看看,照片里面我开领衬衫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呀?」



「咦……?」



时乃有些慌张地把眼睛凑近照片。祖父胸前口袋里装的是……



「……是青色条纹的手帕。是我昨晚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



「是呀,所以说,这张照片不可能是在昨晚的生日会之前拍摄的。」



「那,这张照片只可能是今天拍的咯……我明白了!就算壁钟上的时间表明照片是三点二十五分拍摄的,也不一定是下午的三点二十五分,而是早上的三点二十五分……」



祖父笑着说道:



「你没在夜里起来过,所以不知道。早上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外面天还是黑的哦。然而这张照片却是在白天拍摄的。」



「这样呀……那这张照片肯定是在今天白天的时候拍摄的。但是,如果这张照片真的是在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拍下的话,爷爷的不在场证明就成立了──所以爷爷一定在照片上做了手脚。」



「那你说说,我又做了什么手脚呢?」



「首先能想到的是,把底片作了翻转处理。翻转处理的话,这张照片的左右就是完全相反的。原本八点三十五分拍下的照片,在翻转后看起来就是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拍下的。因为壁钟上面没有数字,所以即使是把底片翻转也看不出破绽。爷爷,这张照片是不是你早上八点三十五分拍摄的?」



「不可能哦。你看看之前生日会上拍下的照片上你穿着的衣服。」



「……啊,是真的。米老鼠的方向是对的。」



那张用定时装置拍摄的、祖父和时乃的合照中,时乃穿着米老鼠的衣服。而照片里米老鼠是面朝右边的,和实际上的方向相同。



「如果是把底片翻转处理,那么之前所有的照片都会左右颠倒,而米老鼠的朝向并没有反过来,所以不可能是翻转处理。」



「是呀……而且,如果二宫爷爷不是你的共犯的话,也没办法把底片翻转处理。」



「我怎么可能把那家伙拉到一伙呢。欠了他人情的话,下将棋的时候又要被他说三道四了!」



时乃吃吃地笑了起来。她又回忆起了祖父教给她的其他手段。



「会不会是用了镜子呢?把底片翻转处理的话,所有的照片都会左右翻转。所以是在拍摄壁钟的时候做的手脚──爷爷,你在拍摄壁钟的时候,实际上拍摄的是映在镜子里的壁钟和自己吧?」



「这种假设也不可能。壁钟的照片拍的是正面照,如果我使用了镜子的话,那么相机也该出现在镜子里的,不是吗?」



「是呀……」



时乃再次陷入了沉思。



「在照片上动手脚好像是行不通。也就是说,爷爷在今天下午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确实是在壁钟的前面拍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必须破解不在场的证明了。」



4



「呵呵,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祖父愉快地回应。



「也就是说,『爷爷在三点二十五分回到店里,把摆钟停下』的描述是错误的。爷爷在这句话里设下了陷阱。」



「嗯嗯,继续说。」



「首先,做这件事情的人一定是『爷爷』没错。如果是委托其他人做的话,那就不存在不在场证明的问题了。」



「确实如此。」



「接下来应该怀疑的,是『三点二十五分』这个表述。爷爷回到店里停下摆钟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在三点二十五分,没错吧?」



「但是,你三点二十分下楼的时候,摆钟还在走动;等到三点半下楼的时候,摆钟就已经停止了,没错吧?虽然三点二十五分这个表述不算精确,但摆钟一定是二十分到三十分之间被停下的,没错吧?」



「我下楼的时间,说不定并不是三点二十分和三点半,而是更早的时间。」



「这话怎么说?」



「爷爷把店里的所有钟表都调快了吧?包括店里摆放的钟表和我房间的唐老鸭时钟!」



「把钟表全部调快了……?」



「嗯!爷爷在我去学校之后,就把店里面所有的钟表都调快了。我以为自己从学校回到家是刚过三点,其实要更早。因为我还在四年级,没戴手表,所以并不清楚实际的时间。而我第一次下楼的时间也不是三点二十,而是要更早。在我第一次下楼之后,爷爷就立刻偷偷地溜进店里,把摆钟停了下来。接着再打车去车站前面的广场,拍下了壁钟的照片,此时时间刚好是三点二十五分。」



祖父颇为赞赏地看了看孙女。



「把所有钟表都调快了吗?这想法可真是不错。不过,如果这么做的话,必须把时间调整回来才行。把一整间店铺的所有钟表调回正常的时间!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作业呐。在我回到家之后,有时间做那种事吗?」



「嗯……好像没有。」



「不过你的设想非常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假设吗?」



「『爷爷在三点二十五分回到店里,把摆钟停下』这句话里,接下来比较可疑的,就是『回到店里』这个表述。」



「『回到店里』有什么问题吗?不回到店里就没办法停下摆钟了哦?」



「爷爷曾经教过我,『使用某种障眼法,让其他人以为此人曾经出现过,以此制造不在场证据』。比方说,使用某种自动装置,让香烟自动点火,以制造此人不久前还在现场的假象,以获得不在场证明。同样的,只要爷爷使用自动装置,让摆钟在三点二十五分时自动停下,就能制造爷爷在当时回到店内停下摆钟的假象了。」



「让摆钟在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自动停下?是什么样的自动装置呢?」



「根据摆钟的工作原理,只要把钟摆停下的话,指针也就会相应停止转动。只要把摆钟斜着摆放,就能让钟摆因外力而停下,指针也就停止走动了。所以爷爷以前一直提醒我『一定要注意摆钟的放置角度』。爷爷制作的自动装置也是根据这一原理,那个摆钟是挂壁式的,爷爷在把摆钟挂上墙壁上的挂钩的时候,故意在摆钟和墙壁间空出一定距离,挂在挂钩上很浅的位置。这样一来,摆钟的表面实际上是有些朝向下面,而并非竖直挂着的。这样一来,钟摆就会停下,而指针也停止了。这时,在摆钟的背面靠下方放上一小块干冰。这样,在干冰没有消失之前,摆钟的方向都是竖直的,摆钟也能够正常运转了;干冰消失后,摆钟又重新偏离位置,再次停止运转。具体需要多少干冰,才能保证在多长时间以后才使得摆钟停止运转,这些数据只要通过反复试验就能确认了。爷爷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摆钟在三点二十五分左右停下来的。」



祖父苦笑着说:



「真亏你还能记得我教过你摆钟不能倾斜着放置。不过很可惜,你说的诡计是无法成立的。精准地控制摆钟停下,这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嗯……果然是不可能的吗……」



「爷爷在三点二十五分回到店里,把摆钟停下。」这句话中所有疑点都被排除了。到底怎么做才能破解祖父的不在场证明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果然还是在壁钟的照片上做了手脚。时乃仔细地看着照片。



想要破解「以照片为根据的不在场证明」时,着眼点应该放在照片的每一处细节上,时乃想起祖父教导自己的话。例如阳光和影子的方位、风向、照片中人物的穿着、墙壁上的污渍……照片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将是破解诡计的重要提示。



刚才在观察照片时,时乃发现的可疑之处有两点──照片里没拍到祖父的脚,也没拍到祖父的左手。这不正是所谓最该重视的「照片的细节」吗?刚才时乃根据这个细节,推理出「照片的照片」诡计,却遭到了否定,不过时乃有种直觉,自己寻找的突破点并没有错。从这两处不自然,能推导出怎样的答案呢?为什么要拍摄出这么不自然的照片呢?



突然,时乃有种灵光一闪的感觉。她仔细地盯着照片半晌后,心中有了某种假设。为了确认这种假设,她拿出了在小学使用的规尺和量角器,仔细地测算起来。



「看来你已经明白了。」祖父露出了颇为开心的微笑。



5



我死死地盯着壁钟的照片,心中暗自着急。这张照片是叙述到一半的时候,时乃拿给我的。



表示着十二个时刻的银色环形刻度条,直接贴在茶色的墙壁上;有一长一短两根针指向刻度的某一处;虽然表盘上没有数字,但从指针的位置判断,当时的时间是三点二十五分。而壁钟的右侧,站着一位看起来七十岁前后的老年男性。身材较瘦小,头发已经全白了,剃着短发;虽然脸上的表情很柔和,但总觉着眼神中透露着些许顽固。这就是时乃的祖父,美谷钟表点的前代店主。



正如小学生时代的时乃所关注的那样,照片里并没有拍到祖父的脚部和左手。从构图上来说,确实很奇怪。然而,这些细节又是怎么成为破解不在场证明的关键点,这我就无从得知了。



我之所以心中着急,是因为我听了时乃详细的叙述,看了当时的照片,还是不明白祖父当时使用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立刻可以解开的诡计,我堂堂搜查一课的刑警无法解开,真是奇耻大辱……



更何况,我还有更重要的提示──时乃在破解诡计的时候,用上了规尺和量角器。如果听到这么多提示后,我还是无法破解的话,那今后真的是无颜面对时乃了。



在绞尽脑汁的思考后,终于我也获得了如同天启一般的灵感……



「──我懂了!这个壁钟,实际上是向右边倾斜的,对吧。准确来说,是把相机向左倾斜,拍摄下来的。」



「回答正确。」



时乃笑了起来。



「真不愧是搜查一课的刑警。」



不,破解这样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能够立刻破解的问题,即使被夸奖了,在我听来也像是无情的嘲讽……



「壁钟的正确时间,其实是两点二十分。只要在照相的时候,向左(逆时针方向)旋转表盘的一个刻度,也就是三十度,照片中所显示的时间,就会向右边偏转一个刻度。从视觉上,原本指向两点的时针会指向三点,而原本指向二十分的分针会指向二十五分。壁钟上的表盘并没有标注数字,所以一个刻度的转动是几乎无法看出来的。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照相机向逆时针反向旋转三十度,那么拍摄的时间就会产生一个小时零五分钟的巨大差距。



「而把照相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三十度,在壁钟旁边站立的祖父看起来也是向右偏斜的。而实际上照片中的祖父确实是直立站着的。这是因为他在拍摄的时候,向左偏斜了三十度。而照片中只有整面墙壁,没有拍摄到墙壁的上端──当然,如果拍摄到墙壁上端的话,就会立刻暴露拍摄角度上做的手脚。」



「你用规尺和量角器确认的理由我也能够解释清楚。」



不知是不是我搜查一课刑警的职业病在逞强。我摆出了一副「我也能够理解」的态度,说道。



「虽然把指向两点二十分的指针向顺时针偏移三十度,看上去的确像是三点二十五分,但这时的时针位置和实际的三点二十五分时的位置是不同的。实际上的三点二十五分时,时针的位置处于三点至四点间的5/12的位置。因为时针是和分针以一定比例同时运动的──分针运动表盘上的二十五分钟,时针则运动25/60=5/12格;然而,把指向两点二十分的指针向右移动三十度的话,时针所移动的距离,是分针移动表盘上二十分钟的距离,也就是只有20/60=4/12格。也就是说,照片上时针的位置会与实际上的位置偏移5/12-4/12=1/12格。以角度来说的话,360°除以12(表盘格子)除以12(偏差),两者之间偏差了2.5°。你用规尺和量角器正是确认两者之间的角度差距。」



时乃微笑着点点头。



「为了配合照相机逆时针旋转三十度,你的祖父也应该向左偏移三十度,拍出的照片才会是直立站着的。但正常人无法保持偏移三十度的站姿,一定会倒下去;而且位于照片右侧的他,一定会比直立站着的位置看起来更低。关于这个问题,你的祖父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为了防止倒下,他在自己的左手边(照片上看去是右边)的树上绑上了绳子,用左手拉住绳子以维持平衡。因此,祖父的左手没有出现在照片里;同时,为了不让站立的位置比直立的时候低,他站上了一个倾斜约三十度的台子。也因此,祖父的双脚没有出现在照片里。照片里祖父的嘴角肌肉用力,看起来有些紧张,则是因为他需要用力支撑起整个身体……」



「倾斜三十度的台子……」



到此为止,我终于弄明白另一个问题了。



p197



「现在在工作台上,像是箱子的那个东西,就是你祖父当时用来垫脚的台子。之所以把它叫做『让时间流动的装置』,是因为他站在台子上,让原本两点二十分的壁钟看上去像是三点二十五分一样。」



我再次看向放在工作台上的那个像是箱子一样的梯形柱状物,不过,想像着时乃的祖父用它斜站着的姿势,还是叫它「斜切的四棱柱」来得更恰当些吧。



「是的,祖父在给我出这道不在场证明谜题的一个多月以前,就开始制作这个垫脚台了。说不定正是我对它有印象,才能够破解当时的不在场证明。」



「那照片是谁拍的呢?」



「据说是路过的一对情侣。祖父在两点左右来到渊屋车站站前广场的壁钟前,把相机倾斜三十度固定在三脚架上,测算好了照相机能够拍摄的大致视野范围,准备好了垫脚的台子和系在树上的绳子,一对路过的情侣看得饶有兴致。于是祖父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恶作剧,结果情侣十分主动地协助祖父拍好了照片。两点二十分,照片拍摄完毕后,祖父便收好了相机、三脚架、垫脚台和绳子,打车回到了店内,把道具都收拾起来。接着,为了避免撞上三点左右从学校放学归来的我,他离开钟表店,去商店街的咖啡店消磨时间。之后便算好时间,趁着三点二十五分的时候溜回商店,停下摆钟之后又离开了。」



这时,时乃窃笑起来。



「在委托隔壁的二宫照相馆洗照片的时候,二宫爷爷不是说过,祖父最近练起了伏地挺身吗?他一大把年纪还练习伏地挺身,也是为了在拍照的时候,能够稳稳地抓住绳子,身体不至于在垫脚台上摇晃。真不知该说他是不愿服输呢,还是童心未泯呢。」



为了给自己孙女提出不在场证明的问题,年逾七十岁的老人竟然流露出如此幼稚的一面。这些准备既花费时间和精力,又需要进行体力的锻炼。可能,对这位老人来说,看见自己的孙女能够破解自己提出的不在场证明,是比什么都要快乐的事情。



在我刚进钟表店的时候,时乃在用布巾擦拭垫脚台。那个垫脚台对于她来说,想必是自己祖父留下的重要遗物之一吧。即使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委托,却还坚持地张贴着「承接破解不在场证明业务」,也是她永远把自己对祖父的思念放在心中的最好证明吧!



[1] 《日本书纪》记载,天智十年夏巳月(四月)丁卯朔辛卯(二十五日),置漏刻于新台。「始打候时。动钟鼓。始用漏刻。此漏刻者,天皇为皇太子时,始亲所制造也……」日本旧历天智十年四月二十五日就是西元六七一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