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解说(1 / 2)



日本作家宫下奈都



什么时候读辻村深月?



我颤抖着,总是忍不住思考这个问题。这文章是怎么回事?以如此鲜活、紧张、激烈、致密的文章所描写的这篇故事、这个世界。充满了几乎过度的作为,却劲道十足,还有与这千回百折地发展的文章个性完全契合的物语世界。



《太阳坐落之处》从距离东京搭车约两小时的F县高中的同学们,在十年后举办的同学会场面揭幕。乡下小镇的高中生们——现在分别在故乡与东京两地生活的前高中生们,每一个各有各的纯真、热情、爱意、憧憬与矜持,也因此潜藏着嫉妒、孤独、焦虑与恶意。



同学当中的一个,现在成了当红女星KYOKO,功成名就。以不断缺席同学会的她为中心,描写了几名同学的高中时代与现在。



即使同处一问教室,看到的景色也截然不同。岛津有岛津的故事,她们也有她们的故事。



五名叙述者都活在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里。对任何人而言,自己的故事主角都应该是自己,然而由于某些差错,却会连这样的事实都变得巍颤不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因为别人而罩上阴影。轻怱大意不得。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仔细想想,无时无刻都是如此。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假的。可是从那边看来,那边才是真的,这边才是假的。渐渐地,假的想要变成真的,一下正,一下反,又变成正,又变成反。眼花缭乱,无声无息地翻来覆去,倏怱回神,连成一条完美的环。



要活在那个环中,是多么迫切而拼命的一件事:而要顺利存活下来,又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这些令人刻骨铭心,感同身受。读着的我,还有被读的我,不知不觉间浑然一体,令人满身冷汗。怀着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思绪,陷入鲜活的登场人物心理,胸口好苦。



若说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或许会引来误会,但至少这个故事里没有杀人、自杀,也没有与死者的邂逅。即使如此,扰人心绪的故事仍接连呈现在眼前。太令人感同身受的、教人不忍逼视的思春期少年少女们。他们/她们的言行举止是如此地切身,令悸动益发剧烈。



可是我感到讶异。我没有应该要有的记忆。我的高中时代,有过如此戏剧性的事件吗?没有。没有记忆。明明没有记忆,却懂。陷入曾身历其境的错觉。



说出声来的瞬间,开门之前空无一物的场所明确地建构出故事,溯及过往,萌生出期待。



这部作品是在《别册文艺春秋》二〇〇八年一月号至十一月号连载的。当时我读了刊登第二章的五月号,兴奋难耐,去信编辑:



「我刚读完别册文艺春秋五月号,辻村深月的《太阳坐落之处》实在太棒了,我肩膀起伏喘息不止,好想把这样的兴奋跟别人分享。思春期的心情、延续至今的心情的表里,惊涛骇浪与小波澜,这一切都真实得让人心痛,而且还安插了许多的诡计,读着读着,我完全折服了。」



当时的兴奋,我现在依然记得一清二楚。我这人鲜少会寄出感想。不过内容的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接下来大概是这样:



「主角们的第一段插曲是小学四年级,这也令我心头一惊。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儿子,心想:他已经是这种年纪了啊。」



我在信箱里的寄件备份匣中看到这一段,平时的疑问涌上心头。什么时候读辻村深月才是最好的?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重叠在一起读,心痛不已的我,懂得小学四年级的心情,也懂得高中生的心情,亦懂得举办同学会时的二十八岁心情。还有,我也懂得小学四年级生的父母心情,也可以说就快懂得高中生父母的心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