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发年礼?(2 / 2)


梁安看出了嫂子的担忧,扭头瞅着自家大哥,貌似还没什么反应。

嫌弃的皱了下眉,看着冯氏说:“如果大嫂担心,给芳姐儿送东西的时候,过去瞅一眼吧。”

“谁去啊?家里就一个小崽儿,没法送。”王氏抻哆着说。

给梁敏如送年礼,梁庐跟梁安谁去都可以。但是给梁桂芳送,就必须是她的弟弟。梁汉松都不行,就森儿跟柏儿可以。

但是一个在军营,一个才……十二岁。

梁安原想不管,可毕竟梁桂芳是亲侄女,琢磨了一下,说:

“这样吧,把要送的东西准备出来,让妙儿跟柏儿一起去,顺道再让大嫂带着兰姐儿过去瞅一眼,大家都放心。”

王氏听到这话,狠狠剜了他一眼,道:“家里啥都没有,送啥啊!”

冯氏跟梁安一听,就想笑了。

给梁敏如送,又是粘豆包又是冻豆腐,还有他刚刚拿的二两茶叶,又说再杀两只不下蛋的母鸡。这给芳姐儿送,就啥都没有?

梁安轻笑着摇摇头瞅着王氏,说:“娘,把给我大姐的东西,分出来一半给芳姐儿,就足够了。”

“您别忘了,芳姐儿这门亲事,是大姐给定的。那女婿打人,真要是芳姐儿没了命,别说到时候大嫂跟我大姐去掰扯。”

轰——

这话说完,王氏“猛”地抬头看小儿子,狠狠剜了他一眼。

梁安倒是不在乎,耸肩一下,继续说:“当初男方家给了那么多银子,过年若是不给芳姐儿送东西,不说回礼了,芳姐儿在那边也够呛能打腰。哪多哪少,娘比我们清楚。”

打腰,七家屯土话,就是当家的意思。女儿家在男方家打腰,就是在男方家当家。如果真要是姑娘当家,娘家想要啥都不是问题。

显然,梁安最后这席话有点儿说动王氏了。梁敏霞在一旁也眼睛冒了光。梁安瞅着老妹妹,无奈的叹口气,说:

“霞儿啊,与其想些没用的,不如好好练练做饭、收拾家。眼瞅就及笄议亲了,你就算想嫁入大户人家,你也得给你丈夫缝制衣物吧。”

东陵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男人只要成了家,从里到外,都是自己的妻子给拾掇。妾室都没有这个资格。

梁敏霞听到这话,抿唇不吱声了。梁安瞅了一眼沉思的母亲,穿鞋下地离开了老宅。说再多也没用,他们自己琢磨去吧。

冯氏赶紧把小叔子送出了院子,然后折返回上房、站在那里没有吱声,不过眼巴巴的瞅着王氏,只等她开口。

要说老宅谁最惦记梁桂芳,那就真的只有冯氏一人。梁亮都靠边站,他只顾自己……

梁安回到家,将刚才在老宅发生的事情,跟曹氏母女说了一遍。

齐妙当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去。跟梁桂芳没啥交情,凭啥过去跑一趟。撇嘴一下,看着梁安,不依的说:

“爹就会给我找活儿。就梁桂芳那样的,我可不想跟她有什么交集。再说了,去干啥啊,看她挨揍?”

“你这丫头,咋说话呢!”梁安咂舌一下,不赞同的摇摇头。

随后想明白闺女的意思,好笑的伸手揉弄了她几下头,道:“帮帮她呗。这要是娘家不给送东西,芳姐儿在那边就更不能好过了。”

曹氏听着也点点头,拽了拽闺女的衣袖,说:“听你爹的,去帮帮她。顺道瞅一眼,看看那个秀才到底因为啥打人。”

梁家三个男儿,老大、老二好像都跟媳妇儿叽叽、动手,不过老三从来都没有。

曹氏无疑是最幸福的女人。

女人天生心软,更何况还是做母亲的女人。当曹氏听到侄女婿打人的时候,就替梁桂芳捏了一把汗。

爹娘都这么说了,齐妙也不好说什么,耸耸肩,点头说:“行吧。若是大大娘过来找,那我就跟着去一趟。不来可就那么滴了。”

曹氏见闺女拿乔的样子,好笑的摇摇头,说:“你奶不傻,肯定得送,男方还得回礼呢。”

回礼啥的她不关心,她倒是挺想看看梁桂芳嫁的人。

如果说那男的已经打死了三个老婆,不是说明手痒痒,就是心里有疾病。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电视剧,那男的人前温文儒雅,人后畜生不如。

不过也有原因,主要是心里有毛病。

就看梁桂芳怎么处理了,那么有心眼儿的姑娘,若是把心思用到正地方,想来应该日子过得不会差。

这么一想,她还挺期待的。期待去看看梁桂芳,期待去瞅一瞅那个堂姐夫……

三天之后,七家屯犹如翻开的油,滴入冷水一样——开了锅!

为什么?

因为田台县县令奉命过来,给参军的那些人家送年礼。

年礼啊,以前可从来都没有!

据说这些东西,是成阳王府自掏腰包,给参军的人家准备的。原因很简单,当时成阳王世子征兵,七家屯响应的人数最多,所以给此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