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1节(1 / 2)





  两位老者吃不少。

  都说老饭粒儿,老饭粒儿。

  林素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基本上两位老人每人都是一碗高粱米粥,六个肉包子。

  正经的东北肉包子,一个包子赶上三个小笼包的大小。

  虽然迟了这么多,可是两位老人的身形却不胖。

  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眼前这俩,怕是还能活好几年呢。

  等他们吃完,林素桌下交叠着腿,道:

  “钱伯、孙伯,我想问一下,咱们村里一直以来都没有族长吗?”

  二人闻言愣住了,随后钱井轻叹口气,点点头道:

  “以前有的。不过那家……唉,那年旱灾,村里人死了大半。族长一家无一幸免,全都没了。打那以后,就没人再做族长了。”

  “更何况……村里本就生活不好,谁能当这费力不讨好的族长!今年要不是荆管事、戴管事过来,只怕村里人又要挨冷受冻喽。”

  孙阳虽然没说话,不过却也点点头。

  林素见状,轻舒口气,说:

  “二位老爷子,如果我让咱们里正来做这族长,你们觉得可以吗?”

  “戴管事?!”

  二人异口同声,见林素对他们颔首,老爷子们对视一眼。

  孙阳想了下,不解的看着她,问:

  “图啥呢?这个里正说到底戴管事都不该做。”

  荒地收不上税粮,戴管事自掏腰包的事儿,他们都知道。

  如今又要做族长,这只怕……

  林素靠着椅背,轻声又道:

  “不图啥,就图个积德行善发大财。”

  “积德行善?”钱井重复。

  “发大财?”孙阳疑惑。

  这二者,有关系吗?

  林素手指轻敲着桌面,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意思。

  “没什么不好以理解的。我开门做生意求得就是个‘财’字。可这财运不是谁都能有,时时会有。”

  “人不存善念,谁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关门大吉。有句话不是说嘛,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我这生意虽然不带毛,可铺排太大,我也得注意点。”

  “修桥铺路是善事,盖学堂也是善事。所以我这一年没干别的,赚点钱做做善事,换取来年财运亨通。至于让戴管事做族长,也是为了方便我明年的生意。”

  说到这儿,看着孙阳又道:

  “还有就是警告一些人,该尽的孝道要有,该负的责任要负。”

  最后一句话说完,孙阳直接低下了头。

  钱井也理解这话意思,看了眼身旁的老伙计,说:

  “如果东家是这个安排,那老头子我没有意见。”

  孙阳没有吱声,但也配合的点头。

  林素见状,心里悬着的石头放下了。

  不管年后戴亮要怎么做,首先得老人家自己愿意。

  如果人家不愿意,做的再多,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话既然说到这儿,那我就再跟你们说一嘴,也是跟那叫王方的,先礼后兵。麻烦老人家回村以后带个话给他们,就说来年我要买荒地、盖学堂。”

  “红契、白契我都办,如果到时候有人阻拦,别怪我去县里报官。旁人我不知道,但‘凌夫人’这个名号,应该在辽东府还有些名气。”

  “如果对方耍泼,或者说我仗势欺人,那就有县衙来决断。明年学堂盖好,会让人在学堂旁边加盖一个杂货铺。”

  “我来的这两天发现,村里买东西不方便。就是去镇上,也不能当天去、当天回。附近的村相信也是这个情况,所以开个杂货铺,方便大家。”

  “到时候这杂货铺,就由孙伯来照看。记账有专门的人,只要东西别卖丢了,其他都好说。”

  孙阳一听让他照看杂货铺,一时之间有些心里没底。

  钱井看了眼身旁的人,用手肘碰了下他,说:

  “愣着干啥,赶紧谢谢东家啊。”

  说白了,人家就是给他找个事儿干。

  省的白天在家一个人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