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125节(2 / 2)


  太子将书一扣:“来人!备辇!”他要去见皇帝。

  太子所猜并不错,皇帝召公孙佳还真是为了公孙昂留下来的东西。皇帝除了一开始起兵那几年过得不大好,后来是越过越顺的。与胡人的战争,搁在他起兵初期,能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但是他前有钟祥、后有公孙昂,打得太顺,突然之间没了“势如破竹”这样的好消息,让他很不适应。

  今天,刺激他的消息是——给燕王准备的老将又病死了。他一边下了旨,命有司协助处理丧事,一边思考换新的副将。越想越难过,又想起公孙昂来了。想到公孙昂,又想起前两天有人向他暗示:燕王家有奇怪的举动。

  进言的是一个老御史,名气不大,岁数不小,却是从前朝一直活到现在的。因年龄与皇帝相近,皇帝近来身边同龄人越来越少,也有些与这种年龄的人聊天的需求。皇帝向来是个有亲和力的人,老御史近来与皇帝聊天聊得多了,心中不免亲近。

  一亲近,就跨过了一条界限——他向皇帝说起了燕王。对皇帝说:“陛下若要江山稳固,就不该给皇子太重的兵权,这样会养大他们的胃口,觊觎东宫的。哪怕是民间,弟兄还要争产,燕王并不安份。前几年不必太担忧,是因为烈侯还在,他能镇得住,如今烈侯也薨了,军中没有这样有份量的人。太尉也已老了。”

  皇帝当时就冷了脸,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儿孙有问题!不过老御史说的话虽不中听,他也没有发脾气。他老了,最关心的就是江山的延续,他需要将隐患尽量的消除。

  索性将公孙佳也召了来。

  于是便有了见面时的对话。公孙佳一答完,皇帝就放心了。皇帝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当然是好的,公孙佳也立场明确,则老御史担心的事就不存在了。章晃也没有想如何如何将公孙昂的势力给接手,行了。

  皇帝收了图册之类,又问公孙佳:“这些都是你亲自整理的?你都看得明白?”公孙佳也都答了。

  皇帝将她打量了一下,忽然问道:“我的安排,你怎么看?”

  公孙佳本已知道皇帝的安排,此时还要请示:“陛下是什么安排?”

  待皇帝讲了他的那个“y”阵型之后,公孙佳犹豫了一下,说:“臣不知兵事,只看得出来是很稳妥的。但是……”

  “嗯?”

  “燕王居中,恐怕统御不了前出的两路大军,他威望不够镇不住老将也镇不住贵戚,顶多是不会被他们压制。不过这样也差不多够用了。这两路前出的大军,他们配合不起来,没磨合过,恐怕没默契。也就是各自为战吧,强要配合怕会出岔子。”说着,她也是一声叹息。要是她爹还活着,这些问题都不存在,那是多么的妥当啊。

  皇帝认真地看着她,问道:“你看纪宸与朱罴,他们的战力如何?”

  公孙佳傻眼了:“啊?”

  “啊什么?问你呢!”

  “我……我不知道啊……”公孙佳整个人都很懵,“我都没见过他们排兵布阵,哪里知道啊……”

  她越说越气弱,有点丧气,这个真不是她的长项了。皇帝将她看了又看,问道:“不知道排兵布阵,怎么敢品评我的安排?”

  公孙佳道:“那个我能看得出来呀。看得出来,您问了,我就说,这有什么敢不敢的?”

  皇帝忽然失笑:“你很好,你的东西我留下了,你回去吧。天冷了,不要往外跑了,好好在家里休养。”

  公孙佳有点摸不着头脑,出了殿门,才有郑须新收的养子小声告诉她:又死人了。

  公孙佳心道:入冬了,这一茬怕是还要再死几个,怪不得让我别乱跑。陛下也是够难的,但愿燕王别再给他惹麻烦了。若是燕王因为贪欲伤了老人的心……公孙佳捏紧了拳头。

  公孙佳与太子没有撞上,太子到的时候,公孙佳已经出宫了。他在路上也听到了讣闻,见皇帝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谈资。皇帝摆摆手:“都知道了?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派谁合适。”

  太子将眼睛往皇帝身前巨大的书案上一扫,道:“这是?”

  皇帝笑道:“哦,药王又理出些图册来,你也来看看,我看她比那些人理的都清楚。”

  “她?”

  皇帝笑了笑:“她呀,一片赤子之心,澄澈见底,比你们都明白易懂。她必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沾枕即眠的。你们呢,想得太多,不容易睡好。”

  第113章 澄澈

  公孙佳有小两年睡得不怎么样了, 她想的东西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皇帝对太子说的那些个话她并不知道,她甚至不能保证自己能够猜到皇帝的心思。坐在车里,她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往后一仰, 脑子一丁点也不想转了。阿姜见状摆了摆手,车子缓缓地起步,越跑越快, 内外一片安静,除了呼吸声、车子动起来的声音,再没有一点响动可以惊动公孙佳了。

  回到府里,钟秀娥依旧在等着她。公孙佳打起精神来,往脸上挂了一个笑:“阿娘。”

  钟秀娥道:“哎哟, 累了就别笑啦!跟我还这么假客气什么?说说,怎么回事?怎么就突然想起来叫你过去了?”

  钟秀娥心里其实很慌, 她对她舅不能说是了解, 却有着与她那个皇帝舅舅几十年相处的经验。这个舅舅吧,是个好人,平时也很慈祥的,但是呢……说实话, 她舅对女人并不如对男人重视。钟秀娥的经验是, 当年她要嫁公孙昂之前,她舅召见过她,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召见。

  前半段, 她舅忙着造反,没太多的空闲理她,很多时候是问她的功课之类的,钟秀娥是个学渣, 就怕。后半段,她舅见她也多半是因为她的婚姻、她的丈夫之类的。钟秀娥跟舅舅算是亲近的,也只有这些个相处的经验。以己度人,钟秀娥最怕的就是她舅突发奇想,要给她闺女做个媒什么的,那不就完球了?真到那个地步,除了跑到她舅门前上吊,她真不知道该怎么了。

  公孙佳不知道钟秀娥在慌些什么,钟秀娥装得再镇静,公孙佳还是能感受得到亲娘的不安。她就有点奇怪了,怎么皇帝今天有点怪,亲娘也有点怪了?答道:“是问阿爹当年的一些图册之类,我给献上去了。”

  钟秀娥很不放心地问她:“没别的事了?”

  公孙佳上前挽着钟秀娥的胳膊,两人往上房里走,边走边说:“没有呀,阿娘是觉得会有什么事吗?”

  钟秀娥道:“没,没什么。就怕猛地出什么事儿。”

  公孙佳道:“眼下没什么事儿,您就放心吧。陛下的心思可不在咱们身上,他且得看着纪家呢。”

  说到纪家,钟秀娥就理解了,对呀,还有谁会比纪家更能惹人烦呢?她的心略放松了些,说:“你也是,天冷了,好好歇着。”在她们这一辈人的眼里,一冬一夏是对体弱的人最不友好的时候,得静养。

  公孙佳跟皇帝对完了话,自我感觉还凑合,她不敢保证自己就猜中了皇帝的想法、合了皇帝的心意,又不能有事就去问钟祥这个卧病的老人,但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她得拼一把。回来之后,她没有召唤单良、荣校尉、薛维等人复盘,而是自己坐在窗下榻上静想了一阵,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了,才缓缓地起身,问道:“祭品都准备好了吗?”

  公孙昂过世两周的日子又快到了,这样的祭奠是必须认真准备的。

  阿姜答道:“都备得差不多了,还有些鲜果不好先拿过来也都预备下了。夫人都有数儿。”

  公孙佳轻笑一声:“哎,要不是阿娘,我都不知道该忙成什么样子。”阿姜也笑:“想来夫人也会这么说,要不是有您,她老人家也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子。”主仆二人相视一笑。

  笑过了,公孙佳还不能休,她得开始准备过年了。时已入冬,公孙昂的两周年祭是一件事,自己的产业陆续开始结算了,先是田庄的耕种产出,这个核算完了就是租金之类,又有些杂项。还有年礼,打拼到了公孙昂这个地位,多半得别人给他送礼,到了公孙佳的手上,她还要顾虑一些其他的人,有些人离京城远一些了,还得提前送,现在就得预备上了。

  又有之前那个“养老院”,公孙佳还得跟阿姜合计一下,除了当年的旧人,宫里是不是有什么人也想凑这个份子。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资源,甚至不需要他们主动打探什么,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对公孙佳都是有用的。

  阿姜办这个事很可靠,慢慢地向公孙佳汇报着有多少老人近来病了,又有几个宫里的人拿了钱帛来要求凑个份子买点田产占间房,预备在宫里伺候不动的时候出来养老。公孙佳慢慢地听了,没有听到郑须的名字,眉头微蹙,又舒展开了,暗笑自己想得太多:他自己置办田园宅邸都够了,哪里用去庙里度过余生?且听说郑须在宫外也置了个家,那就更不用她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