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2节(2 / 2)


  赵棣瞪着六娘,一时答不上来。

  六娘转向上首的太后和官家,屈膝道:“淑德虽不智,却也不会愚蠢到众目睽睽之下推搡怀有身孕的永嘉郡夫人。夫人一时滑倒,淑德鲁钝,没能及时拉住夫人,是淑德的错。还请陛下和娘娘责罚。”

  向皇后叹道:“傻孩子,哪有做好事没做成就要被责罚的道理?那天下人谁还敢行善呢?淑德你自小常出入宫中,品行纯良,娘娘和我都看着的。这次是张氏自己不小心,一时情急冤屈了你。你受委屈了。五郎莫要再胡搅蛮缠。”

  官家看了看高太后,又看了看还跪在地上气愤填膺的赵棣,心中了然,点了点头道:“好了,梁老夫人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和淑德无关。淑德受委屈了。”官家传令赏了六娘三十匹锦帛,一百两白银。梁老夫人带着吕氏和六娘谢恩告退而去。

  殿外已经没有了张蕊珠的声音,赵棣情急之下微微挪了挪身子:“娘娘!”

  高太后却不理他,淡然道:“来人,张氏身边的这两个女史,护主不力,先送去尚书内省,日后再严加发落。”

  官家叹了口气:“起来吧五郎,你先去看看张氏如何了。”赵棣起身行礼匆匆去了。钱妃见状也识趣地退了出去。

  大殿上只剩下高太后和官家向皇后三人。

  “娘娘,我心意已定,欲立六郎为皇太子。孟氏贤德和顺,堪为佳媳,待她入宫后还请娘娘好生教导两年,再行皇太子纳妃礼吧。”官家垂眸说道:“那次我大病初愈,娘娘亲口答应过的,我也答应了娘娘无论立谁为皇太子,必纳孟氏为太子妃。”

  高太后深深看了官家一眼,端起身边的茶盏:“官家意已决,老身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孟氏入宫后,老身自会尽心尽力教导。”

  官家没料到太后这么好说话,一愣,看看她,心中涌上了歉意:“契丹的和亲国书二府正在商议,无论是五郎还是六郎,或者是三弟,娶公主都无妨,封一个夫人就是。娘娘意下如何?”

  高太后点点头:“越国公主年纪是大了些,但若不能生养反而是好事。既然官家你要立六郎为太子,又要两年后才纳太子妃,不如让六郎先迎娶公主,封为夫人,也显得出大赵对契丹联姻的重视。”

  官家略一思忖:“年纪大一些才好,懂得照顾人。娘娘说的有理,明日常朝,我同相公们商议看看。”

  “我让六郎过些天陪越国公主去静华寺赏赏桃花,他们若能亲近亲近,成亲后能和谐共处,于大赵和契丹也是好事。”高太后端起茶盏。

  向皇后叹道:“娘娘思虑周到。六郎那性子还是有些高傲,亏得越国公主明理通达,我看他们在延福殿那次还有说有笑的,真是难得。”

  官家笑道:“六郎竟会和公主有说有笑?我倒要问问他了。”

  外边林尚宫进来禀报:“永嘉郡夫人不幸小产,折损了一位小皇孙。夫人平安无事。”

  官家和向皇后喟叹不已,命人赐了不少补身子的药材和银两锦帛。

  高太后叹道:“都是天意啊,可怜五郎最是心软重情,还不知道怎么难过呢。就让张氏在我这里休养三日再回吴王府去吧。”也命人赐下了不少药材、银两。又取过一旁的一柄白玉如意:“这个赐给张氏,讨个彩头,但愿她早些再有身孕,好为五郎开枝散叶。”

  疼昏过去的张蕊珠醒来时,天已昏暗,屋内已点亮了琉璃灯和烛火。慢慢恢复了意识的她慢慢转过眼,看到一旁案上宫中所赐物品,浑身发抖,扑入一脸哀痛的赵棣怀中嘶声哭道:“殿下,蕊珠和孩儿是挡了别人的路!才遭此毒手!求殿下让蕊珠也死了算了。这才能让娘娘真正称心如意了!”所赐之物里竟有如意!谁如意了?娘娘如意了,孟六娘如意了!她在慈宁殿才见过这柄如意!

  赵棣吓得一手捂住了她的嘴,哭道:“蕊珠,你疼糊涂了!你伤心过度,人都糊涂了!”他低声道:“这里是慈宁殿!娘娘仁慈,留你在此休养三天再跟我回府。”

  张蕊珠死死抱住他,拼命咬着他的手,身子剧烈抖动起来。赵棣忍着痛一手紧紧抱住她,想起孟六娘,只恨得浑身也颤抖起来,更恨自己无能无力,没法子揭穿她恶毒心思,白白害苦了蕊珠,失去了孩子。

  许久,张蕊珠才松开赵棣,含泪低声道:“是妾糊涂了,妾身自己没有护好孩子,没有福气。一时失言,还请殿下恕罪。”

  赵棣握着她的手,竭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柔声安慰她:“蕊珠,我又怎么会怪你?医女说了你身子没事,调理一番就好了。当初我娘也是落了一胎后才怀上了我。你放心,你肯定能很快再怀上孩子的。”

  张蕊珠哭得不能自抑,她既悔又恨更怕,怕那两个女史说出自己叮嘱过的话,惹火烧身,恨孟婵和越国公主莫名其妙沆瀣一气,更懊悔自己一时冲动,失去了儿子。万般痛楚,身子疼,心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