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1节(1 / 2)





  赵栩点了点头,便带着侍卫们往那屋子走去。

  四娘垂首看着他一双已经污糟不堪的白袜和还在滴水的下摆从自己眼前走过去,轻声道:“今日陈家已经送了陈太初的细帖子来,年后就要缴檐红回鱼筋了。”

  那双满是淤泥湿哒哒的白袜骤然停住了一刹,又迅速往屋子方向而去。

  许久,四娘才抬起头,侧过身,看了看那露出昏黄灯光的杂物间,转身带着侍女们往家庙方向而去。

  家庙的院子里,孟彦弼和范小娘子相向而立,五服内的孟家族人都含笑围绕着他二人。礼官和赞者唱完祝词,官媒笑着递上托盘:“请郎君挑开盖头。”

  孟彦弼笑着伸出射出过万箭的右手,稳稳拿起金秤,弯腰从范小娘子脚边,将那销金盖头缓缓挑起,一直挑过花冠,轻轻搭在了花冠上头。官媒上前轻轻接过盖头。另一位官媒上前从孟彦弼手中抽出金秤,轻轻拉了拉孟彦弼的袖子,这位新官人可能太高兴了,有点傻,这秤还一直举着呢。

  孟彦弼眨眨眼,面前的小娘子那雪一样白的脸,两道远山眉极细极黑,两坨红色的胭脂涂在两颊,眉心和两颊的金箔花钿闪闪发亮,艳红的口脂将樱唇描得极小极小。孟彦弼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虽然大哥结婚时已经看过大嫂这样的妆扮,可是看到自己的妻子竟然看起来和大嫂一模一样,心里也不免怪怪的。

  范小娘子转身时瞟了一眼孟彦弼,极力忍住了笑。娘说得没错,这人真是个傻的。这么多人都在他就这么傻乎乎地看着自己!

  礼官高唱:“新郎新妇庙见——!拜天地!”

  陈太初在家庙外,看孟彦弼牵着同心结出来,神情却有些呆滞,再一看他身后脸上白红相间闪着金光的新妇,不由得背上一寒,下意识就看向后头和姐妹们一起出来的九娘,有九娘那双流光溢彩的眸子在,就算白成这样,应该也会很好看。他想起今日爹娘已经送来的那张细帖子,心里很安定。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缴檐红是宋朝的习俗,男方送几担酒,装饰八朵大花,还有其他物品都用花红缠在檐上,送到女方家里。回鱼筋是女方回礼淡水两瓶,活鱼三五条,筋一双装在酒瓶里。《东京梦华录》

  2、宋朝新人的三拜,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先在家庙或祠堂拜先灵和天地,再去堂上拜舅姑(公婆),然后再去新房夫妻交拜。也就是要在三个地方分别拜,体力消耗蛮大的。第三拜似乎就是宋朝才开始的。司马光大大在《司马氏书仪》上说了:“古无婿妇交拜之仪,今世俗始相见交拜。”

  3、宋代的化妆,从各皇后像也可以看出,金箔花钿还是很流行的,眉毛细,那时候已经有胡粉了,就是含铅的,之前用小米粉的多。而且宋代的唇妆更喜欢把嘴唇画得极小。

  第131章

  广知堂上红烛高照,红绿缎带妆点得大堂里外一派喜气。

  四位“送女客”簇拥着范小娘子,跟着被四位“御”簇拥着的孟彦弼到西边先拜见孟在,再到东边拜见杜氏。拜见了舅姑,才进入堂中,拜见罗汉榻上的孟老太爷和梁老夫人。

  九娘在阶下观礼,只一眼就留意到赵栩已经换了衣裳。身侧的四娘低声道:“恭喜九妹,今天陈家已经送了细帖子来。听说爹娘已经收下了。”

  九娘只当没有听见。她身边的七娘却冷笑了一声:“怎么?你还不死心呐?”

  四娘眼风扫过面无表情的赵栩,轻声笑了:“我只是可怜燕王殿下,这么冷的天,光着脚在芙蓉池里泡了那么久,也不知道在捞什么。”

  九娘捏紧了手中的帕子,一句话也不想说。

  看着众人簇拥着新人回往新房去,四娘抿唇看了看正在寻找赵栩的七娘,笑道:“阿姗你放心,我早就死心了,对那口是心非,负尽别人真心还满嘴仁义道德的虚伪人,这心死得透透的。”

  七娘一扬眉,却被九娘拉住。

  “不过阿姗你以后是要靠十一郎撑腰的,可得和九妹好好亲亲热热相处下去才是。”四娘笑着转身而去。七娘咬咬唇,挣开九娘,跟着众人往长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