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尾声(1 / 2)



一九七八年



伊万诺沃村的少年,十岁的丹尼尔沿着山路爬上后山,提心吊胆地走进有如兽道的羊肠小径。



手里拿着两封信。



伊万诺沃村很少收到信,所以都直接扔进共用的信箱,有空的时候帮忙分送那些信是少年们的任务。



在这么小的村子里送信并不算辛苦,运气好的话,收到信的人家还会给他们糖吃。所以少年们每天都会利用傍晚一起玩的时间打开信箱,顺便玩点游戏,赢的人就可以去送信。



不过,当收件人是那两个「后山的魔女」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伊丽娜‧艾美莉雅诺芙娜‧斯卓加亚和谢拉菲玛‧马尔科夫娜‧阿尔斯卡亚。



不确定她们有没有血缘关系,退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这两个女人都有一只手少了几根指头。



在和村子有段距离的后山盖了小屋,靠少得可怜的军人薪饷和家庭菜园过活,村民对她们的评价完全是一人一种观感。



有些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说她们只靠两个人的力量就重建了三十多年前被那场伟大的爱国战争毁于一旦的村落,并与当局联络,接受难民搬入,请人来指导农业发展,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富裕,是复兴村落的恩人,把她俩当神明一样崇拜。



其他人则觉得这两个完全不跟村民接触,明明有技术却不教其他人狩猎,一提到战争就暴跳如雷的人非常不对劲,对她们避之唯恐不及。再其他的人就只是单纯地害怕她们而已。



无论如何,都不是能轻松相处的对象。



至于丹尼尔本人,因为没跟她们聊过天,对两人并没有特定的印象,而村民对她们的印象固然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两人皆曾属于称为狙击兵的兵种,而且两个人都杀了上百名德国人,战绩十分惊人。就连学校老师也这么说,所以应该是真的,既不是吹牛也不是笑话。



大家都管她们叫「食人魔」,尤其是大人,都拿她们来吓唬不懂事的小孩。



要是敢做坏事,会被后山的食人魔带走杀掉。



如此这般,相隔一个月寄给她们的信被塞进懦弱的丹尼尔手中。



走到魔女住的小屋前,丹尼尔努力站稳抖个不停的脚,调整呼吸,敲了敲门。



毫无反应。正当他松了一口气,以为她们不在家时,门突然开了。



一般开门前应该会发出点声音才对,但是就连一丝气息也感觉不到。



侧着头来开门的人大概是那个叫谢拉菲玛的女性。听说她五十多岁了,瘦削的身材完全没有中年发福,所以看起来还很年轻。



「你的信……」



谢拉菲玛默不作声地接过两封信,看到其中一封信的瞬间,似乎察觉到什么,倒抽了一口气,翻过来看寄件人的名字,静静地流下两行清泪,无声啜泣。



丹尼尔吓了一大跳。温柔的表情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是杀死过上百名德国人的狙击手,梨花带雨的模样看起来好美。



她把视线拉回盯着自己看到出神的少年身上,不知是否误会了什么,向他说了声对不起。



「吓到你了吧。你可以回去了。」



「好、好的。」



丹尼尔转身就要离去。



可是,可以就这样走掉吗?他想对眼前的人说句话。



「那个……」



但只开了个头,就无以为继。只是不知所云地说了声「那个……」就低下头,所以谢拉菲玛反过来问他:



「你和朋友处得好吗?」



心思被看穿,丹尼尔大吃一惊,但是并不害怕。



「不太好。」丹尼尔回答:「我很胆小……所以每次有什么坏事都会落到我头上,有时候还会被打……大家的本性其实都不坏,可是我仍然不想挨揍。」



「这样啊。」



谢拉菲玛的回答彷佛她已经完全接受了事实。不可思议的是,丹尼尔感觉还不赖。



「要珍惜朋友喔,因为不可能永远都在一起。如果有什么烦恼,可以来找我。如果你不嫌弃,明天可以再来玩。」



「也可以带朋友来吗?」



谢拉菲玛想了一下,点点头说:「可以。」关上门。



丹尼尔踏上来时路,一溜烟地回家去了。心想如果约朋友的话,有谁会来呢。



又想着如果有人愿意跟他一起来,或许能跟那个人变成更好的朋友。



回到屋子里,谢拉菲玛叹了一口气。



结束每天都要在室内做的运动后,伊丽娜坐在房间后面的椅子上问她:



「是夏洛塔寄来的吗?」



还是老样子,观察力极为敏锐。



「嗯。」



因此光靠这个答案就能以心传心。



打开来看,内容一如谢拉菲玛的猜测。



看过一个月前的信,不难猜到下一封信恐怕是这样的内容。



「妈妈去世了。」



嘉娜‧伊萨耶夫娜‧哈鲁罗瓦寿终正寝,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信里劈头就是这句话。



上个月收到的信上写着嘉娜感染了肺炎,情况不太乐观。



享年六十四岁。谢拉菲玛也觉得应该可以算寿终正寝吧。尽管饱受子弹留在体内的后遗症与精神上的创伤后遗症所苦,嘉娜仍与夏洛塔一起在面包工厂上班,最后在左邻右舍的依依不舍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谢拉菲玛想起她们下了那艘船,在列宁格勒道别后的种种。



四月三十日,希特勒自杀。德国在五月九日正式投降,苏联胜利。



由「国家」这个指标所衡量的胜利与败北。



因为这场不到四年的战役,德国死了九百万人,苏联丧失了两千万条以上的人命。



而且苏联的战争并未到此结束,彷佛乘胜追击地在八月向另一个轴心国────日本宣战。当时的日本根本不是苏联的对手,在中国大陆的傀儡政权及其军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溃败的速度之快,几乎可以在军事史上留名,因为对美战争导致整个日本列岛满目疮痍的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对苏联而言,这场战争,乃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终于正式落幕。



第三十九独立亲卫小队,她们的人生却在那之后才要展开。



幸好有人支持着孩子全都死于战火中,自己却必须在战后活下去的妈妈。



夏洛塔‧亚历山德罗芙娜‧波波娃。



谢拉菲玛想起初相遇时,那个洋娃娃般的女孩。



行为举止都跟幼童没两样,从她身上几乎感受不到身为狙击兵的矛盾挣扎,战后才真正知道她有多强大。



嘉娜太善良了。不像自己,可以适应身为狙击兵的宿命。



战争结束后,祖国苏联的资源减少到极限,原本想方设法把所有人送上战场的红军,战后火速解除大部分士兵的任命,要他们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上。



这也意味着要把大部分已经学会怎么杀人,接受过毫不犹豫杀人的训练,也实际杀过人,眼睁睁看着战友死亡、遭到虐杀,又或是自己成为杀戮者,在这个世上所有可以想到、不能想到的地狱都走过一遭的士兵,赤手空拳地丢进日常生活里。



在重回不用担心被杀,也不用拟订杀戮计画,更不用接到命令就不顾一切地杀红眼,却又是另一种艰难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身心都出了问题。



明明是更和平的日常生活,从战争中存活下来的士兵,却必须面对自己无法重回日常生活的事实,才发现自己的精神并未在战火中变得强韧,只是勉强自己去适应那个名为战场的扭曲空间罢了。



战后苏联虽然对伤兵尽可能提供了各种协助,但是对战争造成的精神创伤却异常冷淡。并不是因为苏联的医疗水准不够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医学家即已针对退伍军人的精神失调进行过研究,发表了许多领先全球,关于疗法及心理咨商的论文。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强行排除一切「懦弱」表现的价值观下,就连针对战争带来精神上的后遗症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都被视为懦弱的胆小鬼借口,葬送在整个社会的垃圾桶里。



即便如此,生还的士兵还是被当成英雄崇拜。只要那个人不是女性的话。



后来她也一直思考着在学校被问到的问题。



虽说世界无限宽广,苏联是唯一把「女性士兵」送上前线的国家。对于个中缘由,至今仍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无论答案为何,事实上,随着战争画下句点,就算知道答案也没有意义了。



战后苏联特别强调拿起武器、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男人,与等待他们归来、在背后默默支持的贤慧女人。



卷土重来的「男女分工」也影响到军队内部的角色扮演,一切又恢复老样子,女性被分配到支援的任务,而非战斗的任务。从战场生还的女性士兵被当成牛鬼蛇神看待,尤其被同性拒于千里之外。不管是狙击小队的女人,还是谢拉菲玛和伊丽娜都不例外。



根据战后不久的调查,两人在列宁格勒都被视为打败敌人的英雄,没有任何问题,但最高司令部似乎察觉到「什么」,不再拿她们做为政治宣传的棋子。也因此她们才能专心重建伊万诺沃村,但无论为村子付出再多,她们仍是杀死上百人的女子。



村民从未招待她们去家里做客,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与村民相处。



自己杀了人是事实,也认为大家害怕她们是人之常情,所以当村子某程度上轨道后,两人便与村民保持距离。谢拉菲玛负责翻译东德及西德的世界局势报告,伊丽娜则帮忙研究战史,过着缩衣节食的生活。



她们最后一次见到夏洛塔和嘉娜,是夏洛塔就任工厂主管的二十年前。当时距离战后已经过了十几年,嘉娜内心的伤痕仍未痊愈。



吃晚饭的时候,她会突然想起自己射杀的敌兵,或想起在史达林格勒丧命的伙伴们,每次都泪流满面。



幸好夏洛塔用她的活力与开朗拼命鼓励在恶梦中呻吟、责备自己、哭得像个孩子的嘉娜。



夏洛塔就像要代替翻脸不认人的苏联,透过战友会与许多战友,尤其是女兵通信,或是安排让大家畅谈回忆的场合,让大家互相取暖、舔拭伤口。



许多女性都在追求这样的场所,嘉娜也因为遇见了同伴,伤口逐渐愈合。



即使出门在外,夏洛塔也深受大家喜爱,不同于其他女性士兵,夏洛塔就连自己射击的敌兵人数、再不好听的传闻都能拿来当成笑谈的谈资。还当上主管,管理莫斯科首屈一指的面包工厂,当她站上肉酱面包的生产线,还刻意贴了一张写着「小心不要混入异物,尤其是德国制的肉」的纸。谢拉菲玛看得都傻眼了,员工却笑着接受了那张贴纸。



寄到她们家的信有时出自于夏洛塔之手,有时出自于嘉娜之手,嘉娜的文笔一年比一年稳定,最后甚至还会开玩笑了。



这么一来,终于能过上平静的老后生活了。



夏洛塔在上一封信写道,有生之年会继续举办聚会────肯定从决定在面包工厂上班的那一刻起,夏洛塔就想好自己今后将何去何从了。她就是这么坚强。



尽管谢拉菲玛认为自己远比嘉娜冷淡,午夜梦回时,还是有无数次突然听见迫击炮「打得中的声音」,从床上弹起,夺门而出。



也曾经因为自己杀了人,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内心深处涌出杀死许多人的真实感受,令她想逃。



每次伊丽娜都会笑着带她回家,陪她睡觉。



明明打定主意,战后要由自己保护伊丽娜,结果还是受她的照顾,谢拉菲玛非常汗颜。



伊丽娜只哭过一次,那是四年前,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不到六十岁就去世的时候。



苏联的英雄战后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柳德米拉回学校读书,取得大学学位,然后又回到部队,参与战史的编纂,乍看之下过得很充实。还出版自传,一举成为畅销书。但是在另一方面,她的生活就跟其他大多数的退伍军人一样,深受酒精成瘾及受伤的后遗症所苦,终其一生都过得很孤独。



「另一封呢?又是费奥多吗?」



「寄件人是『史达林格勒』,却没有被邮局涂掉,所以应该不是。」



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定居在列宁格勒的护士塔妮雅和战后顺利在史达林格勒……现已改名为伏尔加格勒与家人重逢的费奥多,但每年分散四地的人都会通几封信,互通音讯。



有如这个都市的名称变化,苏联在战后对「史达林」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九五三年,史达林去世,至少表面上全国都对「带领国家的钢铁男人」之死感到悲痛。



然而随后继任第一书记(注14)的是前政治委员赫鲁雪夫,这个只在史达林格勒出现过一次的男人,三年后炮火猛烈地抨击史达林的高压统制与整肃异己的行为、开战时做的错误判断,称他为压迫国民的始作俑者。



也就是说,赫鲁雪夫认为「史达林是个恐怖的男人,他的体制是恐怖政治」的呼吁,让大部分的国民都放下心中大石「已经可以说这种话了吗」,但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疑惑。



推崇史达林的政治家们都在说谎吗?



只有史达林是坏人吗?



当时赫鲁雪夫不也是史达林的心腹吗?



另一方面,退伍军人还有别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