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记 & 解说(1 / 2)



* 作品中提到的圆周率的历史参考了《Newton 通过数学明白的宇宙和自然的不可思议之处(牛顿出版社,2002年)》。



*本作品纯属虚构。与现实的事件、人物、团体等没有任何关系。



浜村渚的计算笔记 后记



大家好,我是青柳碧人。在书店站着阅读的各位,圆周率只要记到3.14就足够了,回去的时候还请记住鄙人的姓名。



在东京·两国有一个名为回向院的寺庙。原本是为了祭奠在明历的那场大火中不幸身亡的人们的在天之灵而建造的,不过现在则是因义贼·鼠小僧次郎吉沉睡在此地而远近闻名。从鼠小僧的墓地再往里面走一点,就能够看到江户时代的戏剧作者山东京传老师的墓静驻不语。在二〇〇八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我为了许愿能够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将故事传递给这个世界,而曾在这个墓前双手合十尽心祈祷。



在那之后差不多一年,二〇〇九年七月,本书《浜村渚的计算笔记》得以在《讲谈社Birth》文库系列中刊行,是我的出道作。不愧是伟大的山东京传老师,实在是很灵验。



虽说如此,这个小说原本并不是为了向出版社投稿而写的。



我读过了“数学解决事件”一类的作品之后感到“好难啊”,便十分想读一读真正面向入门者的、满溢着曾经对数学的热爱的、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在阅读中掌握到数学知识(或者产生那样的念头)的作品,就趁着这个机会自己写了这个读完不禁一笑的“面向自己的小说”(所以即便是成人的读者也应能够充分享受其中的内容)。显然,比起一举一动都刻板得令人腻烦的理科男,一个可爱的初中女生更加适合成为主人公。而且反派们也由因过于喜爱数学而心里变得有些扭曲的、让人恨不起来的恐怖分子充当。



实际上,浜村渚是有着原型的。然而这个原型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所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至少有一次被数学内在之美折服的初中生。



将心中所思所想写成的这个作品,如今已作为文库本得以发行,没有比这更令我开心的了。



二〇〇九年的夏天,我再次来到回向院,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僧人,并上供(进呈?)了一册本书。这样一来,在“黑色三角尺”事件中不幸丧命的被害者,仿佛就长眠于这个寺庙中了。去两国游玩的时候,还请务必造访此地。



以下是谢辞。



在我出道后仍继续支持我的讲谈社编辑部的各位,实在是非常感谢。一直以来给了我许多提示的私塾的老师们,各位学生和毕业生,同样非常感谢。在日本各地忙于宣传活动的早稻田大学谜题研究会的各位朋友们,以及我的老朋友们,也要表示感谢。下次我会请吃乌冬面的。



也要像各位读者致以深深的谢意。多亏了各位,浜村渚才得以在讲谈社文库中顺利出道。尤其是在本作第一次发行的那一年夏天,在调查表中写下“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后寄回来的当时初中三年级的女生,只要有你的这句感想,我就觉得这本书没有白写。真的非常感谢。希望你今后也能够遇到更多出色的作品。



——然后,最后稍微说一下有些沉重的话题。



在这部作品文库化之际,而且是在整理后的最终检查之际的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下午,我在家中感受到强烈的震动。这正是之后被提及的东日本大地震。浜村渚居住的千叶市附近的临海区也发生了石油精炼工厂起火、办公楼·住宅街也因液化现象(译注:指沙地在地震的冲击下变得易于流动的现象。因沙砾之间原本饱和的水压变化而导致水的运动,使沙砾之间的结合变得松散,最终导致沙子全体变得像液体一样)而道路各处都有大量泥浆喷涌而出的惨状。连续几日,东北地区以及茨城受灾区的惨状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报道画面上。同日深夜发生在长野县的地震据说也同样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就连平日悠闲的我也感到十分心痛,考虑着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最终决定将这本小说的部分收入作为灾区复兴的捐款。



然而这只是一时的财政支援。



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支援以及连结未来的希望。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阅读过《浜村渚的计算笔记》的少年少女们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以不断发展。然后,就像浜村渚帮助警察一样,他们和她们也能够深爱着自己的专长,积极地去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们。



这是一个在那场大震灾中身处较为安全的地方而什么都做不到的无力的小说家的殷切的期望,也是寄托于未来的小小希望。



所有喜欢数学的人,以及所有不是那么喜欢的人。



还请各位以后也多多关照。



二〇一一年,春 青柳碧人



解说 打破现实与虚构的墙壁!



书大致可分为虚构和写实两类。大部分读者的脑中,这两类作品之间的分界线也是相当明晰的。



数学的解说类书籍以及入门教材当然是写实的,数学家的传记同样如此。有数学的诡计登场的推理小说或科幻小说则被归类为虚构作。不过这种二元性的分类,不过是懒惰的思考产生的沉淀而已。在思想及形式已足够成熟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区分没有任何优势。



最近,扫视书店里的陈列架,看到上面净是些以前似乎在哪里看到过的标题和内容,心中不免感到厌烦。仍旧拘泥于过去的“分类”的话,出版界也就离毁灭不远了。



不论在绘画的世界还是在音乐的世界,打破陈旧的分类,确立新的形势而发展,这是再普通不过的进程。日本的图书界也差不多该出现一名打破分类之间的壁障的作家了。



正当心怀如此忧郁的时候,看到了青柳碧人的作品。仍残留着新人的稚气的文章中,虚构与写实的墙壁已被漂亮地破坏殆尽,不论是数学爱好者(译注:原文「数学オタク」)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乐在其中。《浜村渚的计算笔记》仿佛畅游于“现实与虚构的狭缝中”,实为畅快。



*这本书要这样读(注意剧透!)



好了,以下内容将涉及到文中内容,如果还没有阅读原文的话,请千万不要看。或者说,请按照顺序,先读完正文,再继续看这个解说。



……为了以防万一,再加一两个空行吧(笑)。



首先,这本书从标题开始就令人惊喜。看到log10.的时候,喜爱数学的人都会不禁莞尔一笑。而且每一节√1、√4的小标题也能够看出作者的一番苦心。还有,log1000.一章的小标题也很棒。看到的一瞬间,就不禁想要拍手喝彩“终于来了,斐波那契数列~”。



最开始的连续杀人是“四色问题”的涂色这一点,正是数学的解说和小说之间最为绝妙的融合。恐怕读到这里的读者都明白了不得不让自己的思路跟上这本书中的“现实感”吧(到头来说,最近的读者都被惯坏了。哼,作者必须配合读者的水平,这种扯淡的规矩,到底是谁先起的头呢)。



现实感是在小说和电影中经常被拿来评判的东西,而这基本上都被归咎于作者能力的问题。不过要我来说,到底怎样才算是现实感,这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是个允许自由发挥之处,所以一部作品即便没有被大众接受,也总会有一小部分狂热的爱好者。



看到对日本的数学政策大唱反调甚至不惜发动恐怖行为这个设定,我不禁爆笑起来。然后就是与四色问题相关的连续杀人事件!从中读出一丝“现实感”的读者,都完全有资格充分享受青柳碧人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不算普通的书,正是能够挑选读者的书。嗯,真不错呢,这种高高在上的书。我也好想写出这样的书来(笑)。



哦,也不能一味地褒奖。也稍微提点意见吧。



这虽然只是我个人的爱好,有关四色问题的“小知识”能再深入一点就好了。挑战四色问题而失败的数学家们的故事,或者最终将问题升华为“定理”的数学家阿贝尔和Haken的手法等,在故事中难以叙述的话,在章末简单地解说一下就好了(只是个人的兴趣而已!)。



阻止杀人的涂画的方法,也很快就察觉到了“啊,是把城市合并起来啊”。读者虽乐于解开作者出的谜题,不过在我“哼,猜中了啊”这样得意地笑着的时候,说不定早已落入了作家的圈套中啊。



ζ



log100.一章中有关“零的起源”的知识甚为有趣。尤其是海归子女的濑岛和武藤·大山组合之间的对话令人回味。



“(中略)把0个苹果分给4个人的话,每个人分到几个?”



“……0个?”



“没错。本来就没有苹果,所以每个人也只能是0个。也就是说,0÷4=0。那么,把4个苹果分给0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