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82章 砚山产业(2 / 2)


颜锦鹏一家和韩氏大哥家原本是住在离田庄有段路的山脚,这宅院盖好后,玉栋和玉秀就让他们住了前院的一套小院。

玉淑和玉梁还是第一次看造好的宅院,看这些新房子,玉梁看没个院落都没名字,商量着应该给这些院落题名啥的。

“现在急什么,等以后哥和小四功名上再进一步,到时再给这些院落题名。”玉秀希望,以后玉栋和玉梁中了进士,再来题名,那才更荣耀呢。

玉淑一想也是,“小四,等这次京里回来,你用花鸟字来题名,让大家都见识一下才好呢。”

大姐二姐都这么说,玉梁当然也觉得好。

四个人在田庄歇下后,玉淑和玉梁在田庄里玩,玉栋和玉秀特意到放粮食的粮仓那里转了一圈。

砚山这边的粮仓分了两处地方,田庄西院的粮仓是放自家田里出产的粮食的。还有一处粮仓,却是和沈家合做粮食生意而建的。

这处粮仓建在砚山上,地方隐蔽,通风防潮。最妙的是,这处山坳狭窄,山路只容一辆马车跑动。只要让人在山路口守着,就不怕有人偷粮食。

玉秀干过农活上山下地都干过,所以,颜锦鹏带路,她和玉栋一样,步行走过来。

三人看了粮仓,又爬到砚山上看。

现在,站在砚山上往西北方看就能看到兰江,而这中间隔着的几十里路,触目所及,几乎都是颜家的田地了。

这边地光人稀,玉秀又让颜锦鹏不要吝惜银子。所以,这地买起来很顺利。

有些人家,卖了地后,索性还签了身契,就托庇在颜家门下。尤其是去年玉栋中了武解元,今年玉梁接到圣旨后,签身契的人家更多了。

这附近还有村子,大半村人都是颜家的佃户或长年。

靠近兰江那边,现在有个简易码头,只用木板搭了停船的地方。

这地方,如今没打算开工,玉秀和沈莛都觉得,等蜀中局势稳定后再开建才好。

颜锦鹏满脸自豪地说完田地,指着脚下的砚山说,“栋儿,秀秀,这里的田好歹有些出产。这山就差远了,山地太瘦土太松,种果树都不行。现在养些松树、樟树,回头卖木料。”

他对这么一片山却没多少出产,觉得很惭愧,叫了很多人商量过,大家都没啥法子。

他一直觉得玉秀买这地,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贪便宜被人骗了。这山都是石头,只能长长灌木矮树,连养草放牛羊都不行。

玉栋看砚山这土质,也想不出办法,“只能先养着吧,也是奇怪了,你看那边的几个山头,怎么就这山,地这么瘦呢。”

玉秀看着脚下的石头,只觉得自己透过石头看到了满地金银,没两眼放光都是她压抑住了。

她不能说脚下踩着的可是宝地,只好安慰颜锦鹏,“二堂哥,没事。这些田地有出产就好了,这山就看好了,不要让别人动,我们先种树养上两年,兴许过两年土质好了,还有别的法子呢。”

颜锦鹏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晚上,韩氏亲自下厨做饭,玉栋四个和颜锦鹏一家一起,吃了一顿饭。

在砚山住了一晚,他们换船顺兰江而上,再到官道换马车到青州。